HI,欢迎访问梁平智慧园区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 > 公共服务 > 便民服务

重庆全面启动“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创建

发布时间:2025-03-13 10:02:41 阅读数:0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步行几分钟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还能在社区公园里散步、健身。近日,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召开了全市“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标志着重庆市生活圈创建工作全面启动。

首批3个试点社区成效初显

目前,首批启动的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江北区渝北社区、渝中区石油路社区等3个试点生活圈,聚焦基本公共服务和居民高频服务事项,结合区域发展本底和人口年龄结构特点,推动提升服务质效,成效初显。

九龙坡区民主村社区以区属国有企业和社区企业为主体,整合服务资源推进一体化市场化运作,探索打造“云上民主村”数字化平台,完善生活便捷、社区安全、基层治理等服务应用;江北区渝北社区围绕“一老一小一青年”及特殊人群需求,分类制定服务清单,整合金融、文化、医疗等资源,打造“五宜”新场景,创建“老马带小马”调解品牌,促进邻里和睦;渝中区石油路社区“珠链式”嵌入打造社区综合服务体,引入合伙人项目构建微利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建立“智慧石油路”平台,提供“五色三级”智慧养老守护服务。

“我市将按照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原则,扩面推进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创建。”重庆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突出便民利民惠民的基础上,统筹谋划全市生活圈总体布局,超前谋划服务功能,科学安排业态配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优先解决好群众高频急需服务需求,统筹基层治理、交通、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提升圈层,做到“一圈一策、多圈合一、一圈多能”,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具体而言,重点围绕5个方面开展工作:

民呼政为,健全生活圈创建“大团体”

重庆市将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社区居民、在地企业等多元主体作用,打造协同共进的行动架构。通过引入社会组织和社区“三师”提供专业服务,整合各方需求,统筹空间与经费资源,推动生活圈建设与运营维护。同时,市级部门和所在区县将做好支撑保障、政策支持和技术指导工作,为生活圈建设筑牢根基。

以需定建,完善群众需求“三清单”

秉持“缺什么、补什么”“最需要什么、建什么”的原则,将居民的实际感受和生活需求置于首位。通过召开院坝会、深度走访、线上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镇街、社区、网格员意见,深挖群众在“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中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潜在需求。梳理形成设施问题、居民需求、服务事项“三张清单”,确保生活圈建设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规划引领,刻画生活圈创建“行动蓝图”

进一步摸排各生活圈的资源禀赋、问题短板、高频需求和创建基础,精准谋划片区生活圈总体布局,优化生活圈边界,明确重点创建任务。同时,落实各类设施和公共空间的提升策略,优先推动高频急需的基础服务类项目建设。提倡采用空间复合设置、更新改造、功能转换等多样化利用方式,全力提升空间使用效率,用好城市“金角银边”,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价值。

智慧赋能,谋划数字化服务“生态链”

依托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系统集成“一件事”应用,贯通“渝邻汇数智社区”“渝悦·养老”等应用,持续完善生活圈人口、交通、公共服务、商业网点等数据信息。在此基础上,丰富拓展独居老人应急感知等涉民生活服务矩阵,完善社情民意反映数字化应用,全面构建智慧生活服务“生态链”,推动生活圈治理高效化、智能化。

择优运营,创新多方共治“一盘棋”

积极搭建企业、社会组织、高校志愿者等多方参与平台,探索建立社区公益基金、社区治理合伙人等机制,利用市场竞争机制实现服务进退,由老百姓满意不满意来决定“谁来服务”。探索“政府主建、企业主营”模式,培育引进一批“一老一小”、便民助餐等服务优、重诚信、能带动的服务企业,让专业机构来运营设施、提供服务,提升生活圈服务品质和运营效率。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市将不断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努力把“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打造成为畅通经济微循环、服务保障民生、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为共同推动实现“人民城市”建设提供重庆样板和智慧,让市民生活更加美好、城市更加宜居宜业。

热门生活服务

重要提示!
尊敬的用户:
本平台为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秘密!
在此,我们郑重声明并提醒所有用户:在此平台上,严禁任何形式的国家秘密、机密或敏感信息的处理、存储、传输及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