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访问梁平智慧园区服务平台!
服务平台首页>党群建设 >正文

梁平党员干部全力战旱情抗疫情

2022-08-26 10:23:19 阅读量:411

当前,高温天气仍在持续、旱情还在发展,加之全市新一轮的疫情点多面广、还未清零,做好抗旱救灾和疫情防控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困难在前,责任在肩。全区各级各部门坚决扛起抗旱救灾和疫情防控工作政治责任,广大党员干部站一线、战高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旱情、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战旱情

区农业农村委助农稳粮保秋收

连日来,面对高温干旱天气,区农业农村委积极应对,组织党员干部奋战一线,采取引水灌溉、“一对一”指导等方式,帮助农民科学抗旱,确保秋粮丰收。

“今年旱情严重,需要找到水源并引进农田,才能达到抗旱减损的预期效果。”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期该委大批党员干部奔走于抗旱前沿,进农田、摸旱情,积极寻找水源,合理调度安排水库用水灌溉受旱农田,科学调用山塘余水,最大程度保障主要农作物用水需求。

旱情在哪里,党员干部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面对干旱灾情,区农业农村委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抗旱保秋收作为当前中心工作来抓,成立由领导干部带队的“抗旱减灾工作组”4个,立足抗灾夺丰收。截至目前,该委共派出党员干部2000余人次,对种植(养殖)业主和生产基地实行“一对一”指导服务,推动各项抗旱救灾措施落实落地,最大限度减少干旱带来的损失。

针对蔬菜、果茶、畜禽、渔业等主要农业生产,区农业农村委分类别制定专项防汛抗旱预案10条,联合气象部门,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预警28期,并指导部分乡镇(街道)加强机械抗旱抽水,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切实降低旱情损失;机收服务方面,不断加强机收作业、仓储设备等装备和社会化服务队伍调配,引进江苏等地跨区作业联合收割机1200余台,帮助农户跑出秋收“加速度”,确保粮食颗粒归仓,目前秋粮秋收进度已达到80%,完成水稻机收面积约35万亩,快于常年同期;机收安全方面,加大安全驾驶操作、依法作业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发放农机安全宣传短信7.2万次,强化拖拉机及联合收割机隐患整改,确保农机安全作业。

抗疫情

各级各部门联合守好“外防输入”关口

连日来,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联同区公安局、区卫生健康委等部门以及各乡镇(街道),充分发扬党员干部优良作风,坚决克服持续高温天气对防疫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严守各疫情防控检查服务点,开展查验和核酸检测服务,切实守好“外防输入”关口,筑牢梁平疫情防控第一道屏障。

“您好,请戴好口罩,提前准备好健康码、行程卡配合我们的查验工作。”8月22日15时,在沪蓉高速梁平收费站出口,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执法队员王学宇正和同事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似火的太阳和滚烫的路面双重“烤”验着执法队员们,大家始终绷紧弦、睁大眼,逐车逐人询问、查验,豆大的汗水早已湿透了衣服。

“交通卡口是‘外防输入’的第一道防线,所有重点地区来梁返梁的车辆和人员,我们都要挨个做好健康码、行程卡查验工作,详细登记健康信息和联系方式,针对检测中发现的体温异常者,将及时送医疗机构作进一步排查或隔离医学观察。”王学宇说,尽管连晴高温天气给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但他们会坚决克服高温带来的不利影响,把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落实到各个环节。

据了解,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疫情防控形势,我区在各高速公路收费站、渝万高铁梁平南站、达万铁路梁平火车站、双桂汽车站共设置了8个疫情防控检查服务点。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带头做好值班值守,对市外来梁返梁车辆和人员进行严格检测,用“辛苦指数”换全区人民群众“安全指数”。

自7月底以来,全区高速公路入梁疫情防控卡点精准查验市外返梁人员12000余人次,核酸检测7500余人次,闭环移送41人;列车、长途汽车“到站查”排查人数21万人次,开展核酸检测7900余人次,闭环移送23人。

重要提示!
尊敬的用户:
本平台为非涉密平台,严禁处理、传输国家秘密!
在此,我们郑重声明并提醒所有用户:在此平台上,严禁任何形式的国家秘密、机密或敏感信息的处理、存储、传输及讨论。